close
說到三峽,看到的是清水祖師廟香火鼎盛,商家賣著十幾種金牛角口味。或是走進紅磚拱門裡,仿佛掉進過去記憶中,從販售古早童玩、零嘴、餐食等店家,似乎說好的,在古色古香的建築內必定存在古早之心。
 
卻在人潮擁擠的老街上遺忘了一項傳統技藝,隱身在巷弄裡、不起眼的居家型藍染工作坊,近看才發掘染布在外掛著涼乾,才曉得另有洞天。甚至連藍染展示中心也隱沒在歷史文物館的巷中,承載著推廣整個三峽藍染產業的中心。
 
紅磚建築留下過往記憶
從鶯歌火車站搭公車到三峽,必定先找顯眼的整排紅磚建築,再來是有什麼好吃和好買,然後就拍拍屁股走人。不妨走上高處,視野會有所不同,俯看整排舊式建築,述說繁華興衰。
 

 
找尋失落藍染文化
環保意識抬頭的今日,植物染的地位已慢慢取代化學染,而藍染顏料是大菁,喜愛多雨潮濕和低海拔背陽坡地,剛好很適合臺北盆地生長。三峽擁有了種植染料優勢,加上三角湧溪的清澈水質,技術上傳承三峽移民者,從福建泉州安溪縣在嘉慶年間即有藍染生產紀錄。
 
曾經染布業成為三峽主要輸出產業,在傳統人力不及機械生產下,没落的藍染文化藉有心人士推動,成立藍染展示中心來牽起學習者與老師間的橋樑,展館裡頭好多學生的作品,有雨傘、布偶、洋裝、門簾、香包、手機包、筆記書等多元樣式,不再只是單調素色和方巾而已。
 

 
體驗三峽藍染文化
目前三峽藍染不足以謀生,工作者大多以接案為主,想來體驗必須和工作坊預約,不然會撲個空,加上大多數人都以好玩為主,很難維持以及培育下個接班人。
 
在近二小時的體驗中,先選擇教室內所喜歡的一個樣式,再由老師直接教授怎麼綁和夾方巾,也就是常見的紮染和夾染,再將半成品浸泡在藍色染缸中,看著白色棉布整個吸收成藍綠色模樣。
 

 
第一階段染色是三分鐘,時間到後再將染布擠乾,將綠色汁液擠到只剩下藍色液體,再撥開染布等進色,當浸泡第二階段時只需二分鐘,依續第一個步驟擠乾。大多染布二個階段即結束,有些老師很好會給染到第三到四次,其實這很傷染料成本。最後就是涼乾帶走,帶回去等一週後再來泡白醋水才是最終完成品。
 

 

 
藉由藍染節風華再現
從2000年第一次對外展覽開始,之後廣泛應用在家飾、精品、茶包等作品,再加入服裝和攝影比賽,讓每年活動都很生動活潑,帶動了三峽藍染的傳統技藝,尤其是每年七月舉辦的藍染節,政府補助藍染體驗,只要預約報名成功,每個人可補助一百元,有些工作坊是有二百名額,像是三峽藍染工坊,有些則只有一百個或更少。
 
 
若想追蹤更多旅遊照片和遊記,歡迎加入粉絲團 記得按個讚呦~
arrow
arrow

    sylvia夜心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